五问反思报告,就是在学习后给自己提五个问题:
1、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?
2、我之前是怎么想的?
3、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?
4、我该怎样想才对?
5、我怎么样才能用上它?
我就用这个“五问”来写这个反思报告。
1、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?我学到了五问。
2、我之前是怎么想的?我觉得五问,可能是what?when?which?how?why?之类的。
3、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?我觉得我之前的想法好幼稚。如果是我想象的那“五问”还有什么好讲的呢?张老师的“五问”有新意,能落地,来自于土生土长,来自于亲身实践的总结,难能可贵。
4、我该怎样想才对?这个“五问”让我马上想到了行动学习技术“ORID”,我以前就用“ORID”让学生回答问题、展开讨论、回顾所学,“ORID”实际是“四问”:事实是什么?有什么感受?有什么意义或启发?准备怎么用?五问和四问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张老师没有学过引导技术,没有学过“ORID”,但凭着对教学规律的深入实践和提炼,创立了“五问”,实在是一种创新,而我用了多年的“ORID”却没有任何创新,说明创新的思维还不够深入,创新的意识还很弱。

每日反思报告
5、我怎么样才能用上它?“五问”也好,“ORID”也罢,用途都非常广泛,前面说了,就某个观点让学生进行讨论,我可以用;就当天所学让学生回顾总结,我可以用;张老师说的,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估考核,我也可以用。怎么用呢?每个学生写反思报告,老师挨个批改反馈(可以用文字也以用语音);每个学生写,学生互评反馈;每个学生写,小组讨论反馈;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道题就用五问写反思报告等等。而且这种反思报告尤其适用于线上教学,要求每个学生写,然后互评,也可以发布到讨论区,互相点赞学习,再互相讨论。学生可以从别人的反思报告中,继续学习,继续反思报告,可以大大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。
相关文章:
为什么嫩黄的叶子(苹果叶子黄澄澄?)04-30
抵账房为什么便宜(抵账房能不能碰?)04-01